内蒙古乌金腐败倒查20年观察
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煤炭产量最大的省区。过去一段时间,煤炭行业一边“高歌猛进”,一边“野蛮生长”,逐渐沦为腐败的温床。
乌金蒙垢,必须重拳出击。从2020年2月起,内蒙古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,开展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,对涉煤腐败倒查20年。
今年3月5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:“利用煤炭搞腐败,狐狸尾巴迟早是要露出来的,露出来以后就打。”“一方面对增量腐败坚决零容忍,另一方面对存量腐败只要揭露出来了也是零容忍。反腐败永远在路上。”
查账:翻个“底朝天”,近千人“因煤受处理”
倒查20年,剑指四方面的“毒瘤”:违规违法获取、倒卖煤炭资源,违规违法配置煤炭资源,涉煤腐败严重污染政治生态,煤炭资源领域问题扩散蔓延。
探矿权、采矿权如何拿到手?股权交易背后有没有猫腻?灭火煤如何变成腐败煤?这些违纪违法行为,在程序上不会轻易留下破绽。“正因如此,查账必须得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,像起土豆一样一窝一窝地挖,办案必须啃下硬骨头。”刘占波说。
退休多年的鄂尔多斯市原煤炭局局长郭成信对倒查惶恐不安,但又心存侥幸,“毕竟很多事都披着合法外衣”。然而,违法勾当终究有迹可循。经查,郭成信身处煤炭监管岗位,却以自己和他人名义在多家煤炭公司入股,案发时仍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。
截至目前,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累计受理涉煤问题线索3952件,立案694件982人,其中厅局级62人,县处级223人;结案541件,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02人,组织处理890人,移送司法机关101人。
算账:一个都不放过,“三笔账”都要交账单
据内蒙古能源局统计,专项整治中,查实1513个煤炭问题项目,已建立台账逐一整改。经评估,其中有445个造成国有资产损失,全区正在通过收回探矿权、收回股权、补交矿业权出让收益等方法依法追缴损失。
专项整治中,内蒙古不仅查处多位退休的高龄官员,还对一位去世官员立案,追回了一亿多元损失,还有两亿元仍在追缴。内蒙古目前已累计追缴涉煤损失超400亿元。
煤炭领域长期成为腐败重灾区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和市场边界不清。内蒙古将专项整治重点放在了促进政府“有为”、市场“有效”。
2020年,内蒙古修改《关于全面实施煤炭资源市场化出让的意见》,并印发相关文件规范煤炭资源配置,通过市场配置煤炭资源将最大限度地防堵涉煤腐败。
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剑说,内蒙古狠抓违规违法问题的同时,还支持合法合规企业生产。2020年全区煤炭产量超10亿吨,与上年基本持平,能源供应得到保障。
生态账更要算明白。内蒙古全面梳理煤田(煤矿)火区采空区灾害治理项目存在问题735个。目前各地正快马加鞭地展开生态修复工作,所有完成采煤的矿坑全部要求回填复垦。
【记者手记】倒查20年,时间跨度大、涉及层面广、牵扯利益关系复杂,在官场造成很大震动。用办案人员的话说,“有煤的地区、管煤的部门、涉煤的企业、配煤的项目几无净土”。算清这一笔笔账,为的是净化和修复政治生态、营造公平公正的经济秩序、保护好自然资源。
还账:抓紧“打补丁”,拧紧“安全阀”
“煤炭领域的反腐释放了明确的信号,一朝涉腐,终身可追责。”锡林郭勒盟委副书记、盟长罗青说,开展专项整治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务实之举。在全面从严治党、从严治吏的问题上,必须利剑高悬、震慑常在。
推进惩治涉煤腐败仍要持续走深走实,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,不获全胜,决不收兵,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。
【记者手记】倒查20年,不是把腐败分子揪出来就万事大吉,还要严查党员干部的权力观、政绩观、发展观、群众观。通过倒查对公职人员形成警示教育,将规矩意识常存心中,通过“硬制度”和“软约束”共同筑牢反腐败大堤。
来源:新华网客户端
主办:锡林郭勒日报社
监审:贺玉萍
责编:王大为
编辑:刘江岩
校检:孟丽鹏
投稿邮箱:xlglrbw@163.com